首页
卫生站荒草萋萋 老村医后继无人
关注者
0
被浏览
3146

卫生站荒草萋萋 老村医后继无人 2016-09-22 11:03:38 南方农村报      “我们村有10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六七十个,到镇上九公里,没有村医怎么行?”博罗县横河镇河肚村的老党员卢锦全担忧地说,自从75岁的老村医黄庭芳生病后,村里已经一年多没有医生了,卫生站长满了荒草。      事实上,早在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站(室),每千人应有1名乡村医生。多年过去了,村卫生站建设情况依旧堪忧,一些乡村医生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七旬老村医生病      卫生站停摆两年      8月31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河肚村卫生站看到,一间低矮的平房门前长满了荒草,门旁两米高的宣传牌已被草丛“吞没”,远远望去非常破败;平房的墙上挂着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博罗县横河镇河肚村卫生站”;药房的药柜上空荡荡的,散落地面的白色药品盒让人意识到这是间卫生站。      “他年纪太大,村民们不敢找他看病。”卢锦全告诉记者,四五年前,黄庭芳就很少坐诊了。去年,他生了场病,卫生站就彻底关了。现在,村民看病只能去九公里外的镇卫生院,或者去两公里外的下河村卫生站,“老人小孩怎么办?尤其是晚上、下雨天,他们走都走不动。”      无独有偶。在离河肚村不远的沙上村,老村医谭石松告诉记者,他去年已经退休了,但至今还没有找到接班人。原来的卫生站设在他家,他退休后,村里不仅没有村医,卫生站也没有了。      在沙上村村委会,记者看到,一栋两层高的房屋正在施工,门旁的空地堆满了钢管,一楼的墙体已基本建好,二楼还未动工,钢筋林立裸露在外。据一谭姓村干部介绍,楼房的部分房间将用作村卫生站。对于建好了是否有村医过来,她反复强调:“建好了就会派人来的,一定会有医生的。”      在博罗县湖镇镇显岗村,一栋破旧低矮的平房前挂着“显岗村卫生站”的牌子,但只是个“空壳”。干了10年的女村医黄雪芬外嫁,婆家不在显岗,加上待遇等因素,她2014年底就辞职去了一家药店工作。“显岗两年没村医了,招人不容易啊。”湖镇镇卫生院副院长李亦和感叹道。      据博罗县卫计局医政股股长刘春霞介绍,博罗县共建有343个村卫生站,其中17个是没有医生的“空壳”站,还有50个站的村医早到了退休年龄,因为找不到人接班,一直没有退休。      提前培养加招聘      村医缺口难补齐      谭石松告诉记者,沙上村有13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人,80岁以上的有20多人。没退休时,他一天要接诊五六个老人,每个月出诊十几次。刚退休时,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生病了没法去镇上,他还会过去诊治,但现在没药了,他也没办法再去诊治。没有人接班,村民尤其是行动不便老人的看病问题,一直是他的心病。“最怕老人晚上气喘了。”谭石松说。      “如果有村医,我的病不会这么严重。”河肚村村民卢锦民说,2012年的一天,他喝酒睡醒后,发现自己全身都是汗,感觉很不舒服,但当时老村医已经不上班了,去镇上又远,他就没有看医生。没成想,当晚,他病情突然加重,站都站不住了,家人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中风。“虽然后来抢救了过来,但走路还是不稳,要是早点看医生,我就不会这样了。”      “我们知道,也想了很多办法,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刘春霞无奈地说,6月,卫计局给乡镇卫生院、卫生站100个名额招人,但只招了80多人,最近又给了93个名额,还不知道能招多少人。      2012年,博罗县从惠州卫校招了194人。这些人经过医院培训,领了乡村医生执业证,再跟着医生进站上岗。如果他们五年内考取了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就能成为一名村医。“但很多人考了多年都考不过。”刘春霞说。      鼓励老村医继续坐诊,是另外一种解决思路。66岁的关锦光是横河镇白马山村的村医,2014年就提出退休申请,但镇卫生院一直没批。现在,村里有人生病,他还要骑摩托车过去,有时晚上也要出诊。      横湖镇副镇长谭海强说,镇里有五六个村医超过六十岁,由于后继无人,他们还要坚守岗位,等新的医生到位了才能退休,“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招新人才能解决问题。”      待遇低发展受限      挡了村医进村路      “按照规定,新招的人没有助理执业医师证是不能当村医的。”刘春霞说,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看排名,不分级,三甲医院和卫生站的医生用同一张试卷。博罗县的村医,本科学历的只有4人,中专学历的有200多人,“让他们跟大医院的医生比排名,他们处于绝对的劣势。即便80%的人能通过考试,剩下的20%绝大部分是村医,不分级村医永远考不过人家。”      实际上,博罗县343个村卫生站,只有90多人具有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证。“乡镇卫生院都找不到几个有证的,有证的话就去卫生院了。”博罗县湖镇镇卫生院副院长李亦和说。      待遇差是另一重要原因。村医收入主要靠三大补助:一是省市县的补助,广东省每年补助村卫生站一万元,惠州市按照村医学历补助,中专学历的一年补1200元,大专的补2400元,本科的补3600元;二是公共卫生补助,按村里的人数补,一个人补10块钱,服务一千人的卫生站一年大概有一万元补贴;三是诊疗费,每诊疗一个病人,财政补贴村医5元,接诊量和村医收入直接挂钩。在关锦光的业务表上,记者看到,2016年前7个月中,他4月份接诊量最多,有68人,1月份接诊最少,为46人。      “待遇并不是最重要的,发展平台才是最重要的。”刘春霞说,年轻医生到村卫生站,业务量比较少,疑难病、重病、手术都接触不到,只能看点感冒发烧,发展前景受限,“国家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技术下沉到基层,提高村医的业务素质。” 南方农村报

发布于 2016-09-29 12:26:11 IP 属地·中国|广东省|梅州市

10条评论
分享
收藏
欢迎参与评论
10条评论
本帖最后由 6188 于 2016-9-29 13:39 编辑 南方农村报9月29号报道: 广东多数村医反映领不到公卫补贴,卫生院却认为——村站没能力承担4成公卫任务 村医诉苦:公卫做一年,领到2100元 补充内容 (2016-10-1 08:16): 广东多数村医反映领不到公卫补贴,卫生院却认为—— 村站没能力承担4成公卫任务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6年09月29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编者按 在广东,关于镇村两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问题,一直遭到乡村医生的诟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卫生站承担四成左右的公卫任务并享受相应的补贴。2015年1月,广东省卫计委还下发《关于印发广东省镇村两级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试行)》(以下简称“《分工》”),要求各地应将48%的服务项目交由村卫生站承担。然而,这在基层根本难以实现。早在2013年,南方农村报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发现,广东约六成的乡村医生干了活却未曾领取过公卫经费(详见《南方农村报》2013年8月3日头版报道),他们多有抱怨。如今几年过去了,这种情况似乎并未有所改善。近期南方农村报再度开展调查,发现仍有半数村医领不到补贴。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方壮玮 统筹 苏晓璇 村医诉苦 公卫做一年,领到2100元   阳江市阳西县的乡村医生老赵原以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救活他的卫生站。结果干了一年到手只有2100元补贴,让他非常失望。   老赵的卫生站地理位置尚算优越,往来人口众多,然而他一天到晚却接不到几个病人。   原来,自从当地实行了合作医疗之后,村民发现到卫生院看病可以报销一半的医药费,纷纷转投卫生院,这让老赵的业务量出现断崖式下滑;与此同时,近年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规定卫生站的药品必须无差价销售给村民,更让老赵举步维艰。   “要继续生存下去,主要靠ZF补贴。”除了省财政每年1万元的补贴,老赵另一个指望就是公卫服务补贴。近年我国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不断提升,2015年从35元提至40元,其中更提出将新增的5元用于村医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老赵盘算,他所在村有1100人,加上隔壁村的700人(听说隔壁村村医退休了,老赵自告奋勇把他们村的公卫工作也揽了下来),一共服务1800人,按照卫生站承担4成的标准,2015年应该可以领到28800元左右的公卫经费,“哪怕只计算新增给村医的5元经费,也有9000元的收入”。   为此,老赵没少费功夫。首先,他花了200元向卫生院购买工作台账,又花了100元购买了一个大黑板用作宣传栏,还自费购置了书架和文件盒,将公卫资料分门别类放置得整整齐齐。   没想到这样干了一年,老赵最终拿到的补贴只有2100元。其中,900元是补贴他为两个村建立的1800份健康档案;1200元是慢性疾病患者随访工作的补贴,按照老赵在2015年的工作天数,以每天15元的标准发放的;而协助卫生院通知、宣传、报告等工作,则没有任何补贴。   这样的补贴额度让老赵感到心寒。他很疑惑:“明明都完成了卫生院派发的任务,为什么没有按规定的40%发放补贴?”   无独有偶,同镇的乡村医生老李坦言,他的村站离卫生院更近,病人更少,现在做公卫反而是他的主要工作。“只拿到这么点钱,还要除掉成本,一点都不划算。”老李无奈道,“可若不做,就连这部分的收入也没有了,更难熬。”   为了帮补生计,老赵不得不将卫生站里的一个空房间改为棋牌室来创收。从以前给村民们号脉开药,到现在每天给前来打牌的村民们端茶倒水,他不知道,乡村医生和棋牌室老板,哪个才更有前途? 自认是“义工”,贴钱也得做   同样在阳西县,相较于拿到补贴的老赵,隔壁镇的村医小刘则认为自己是在为公卫做“义工”。   据小刘介绍,他们从2011年开始承担公卫任务,每年花费大量的精力,“卫生院每次下乡做公卫都要求乡村医生帮忙通知、召集村民,还要帮忙量血压、测血糖等,平时也要帮忙宣传公卫。”小刘说,卫生院认为村医协助他们做公卫是本分,并将这些工作纳入每年乡村医生享受财政1万元补贴的考核项目之中。不仅没有相应的公卫补贴,没配合好还要扣钱,这让小刘等一干村医颇有怨言。   而雷州市的村医老王,更是连做公共卫生服务有补贴都不知道。“原来做这些是有钱的?”老王早在2006年起就配合卫生院完成预防接种、村民体检等任务。虽说这些任务自2009年起便被划分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但老王却对此毫不知情。了解政策后,他叹息道:“知道也没用。”在他看来,卫生院掌管着村医们的“生杀大权”,如果达不到卫生院要求,自己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随时会被撤掉,所以即便贴钱也得完成。 卫生院反驳 村医难完成,宁可雇临工   针对阳西地区公卫补贴发放不全的问题,阳西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局解释道,镇卫生院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卫生站每年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村卫生站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再拨付工作劳务补助,并不是简单地以“生活补贴”、“人头费”等形式直接发放。   卫生院方面则表示,如孕产妇检查、预防接种、村民体检、中医药管理等投入大、要求高的工作都是由卫生院承担的,乡村医生只做了相应的通知、宣传、报告等工作,花的精力不多。   某卫生院院长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严重、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没有条件承担太多工作。他们曾经安排给乡村医生较多的任务,但即使开展了多次业务培训,工作效果也很不理想,数据造假、虚报等现象时有发生,卫生院只好将这些任务回收。   对此,该镇乡村医生也承认,为了减轻工作负担,并拿到更多的补贴款,有些村医会采用一些“灵活”的工作方法。有时只是工作一天,却会记录成好几天的工作量;有时也会通过电话询问血压、血糖的近况,没有真正上门检查。   此外,部分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乡村医生,卫生院也不便安排随访等需要走动的任务给他们。   记者从阳西县卫计局了解到,目前阳西县共有乡村医生237人,其中60岁以上的69人,占比29.1%,中专及以下学历210人,占比88.6%。他们认为,年龄和学历两方面因素严重影响了村卫生站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   为确保工作效果,卫生院只能主动承担绝大部分的工作任务和成本。由于工作量大,部分卫生院甚至要雇佣临时工才能按时完成。   在卫生院看来,村卫生站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是为了“找名目”将补贴下沉给村站才特地安排工作,完全按照省里的《分工》规定去布置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 |调查结果| 半数村医未享补贴   针对村医反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不到位的问题,南方农村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有530名乡村医生参与。   超过九成的受访乡村医生表示,他们参与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慢性病患、精神病患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大部分人称每月要花一周以上时间来做公卫,还有87人表示,每月做公卫的时间超过半个月。调查结果显示,有54.1%的乡村医生认为村卫生站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公卫工作,28.3%的乡村医生认为自己承担了国家要求的40%的工作量。   然而,仅有49.81%的乡村医生表示领过补贴,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人每年领到的补贴不足2000元,四分之一的人领到5000-10000元,另有11人领过上万元的补贴,其余则在2000-5000元之间。   根据本次调查,惠州、云浮两市的受访村医均表示领过公卫补贴,90%的梅州村医也表示有领过补贴,其他城市如茂名(28.6%)、阳江(28.3%)、湛江(25%)、汕头(20%)等,领到补贴的村医均不到三分之一。 |解决举措| 将试点明确村镇分工   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地区普遍存在,阳江阳春市也有村医和卫生院就补贴问题争执不下。对此,阳春市卫计局副局长黄佳提出一个“公共卫生服务承诺制度”的试行方案。   据悉,阳春市计划在辖区内试点乡村医生与卫生院签订“公共卫生服务承诺书”的模式,将《分工》中村医可承担的48%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细分为142项,并明确每一项所占的工作比重,由乡村医生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承诺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公卫项目,余下部分再由卫生院统筹完成。卫生院则每月对乡村医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补贴。   这种方式取代了以往卫生院既负责工作量分配、又负责绩效考核的方式,避免了卫生院包揽所有公卫项目和经费的问题;同时,各个村卫生站根据自己的业务能力及身体状况承担工作,也避免了有些乡村医生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承诺书每年一签,由此逐步明确镇村分工。黄佳表示,若试点成功,将考虑进一步推广。   南方农村报记者就这个方案咨询了一些乡村医生的意见。多数村医表示,若能真正贯彻执行,他们非常乐意接受,但鉴于以往的许多工作都得不到承认,这样的举措能否落实还是未知数。
  • 2016-09-29 13:24:24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梅州市
    回复 0点赞
南方农村报9月27号评论报道: 改变村医困境的突破口在卫生院
  • 2016-09-29 13:45:26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梅州市
    回复 0点赞
转载博客文章: 乡村医生——一群苦逼的失败职业 作者:黎明 发表:2016-9-28 16:04 (背景: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中。9月30日前,各地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提交书面自查报告。) 南方农村报近日报道“卫生站荒草萋萋老村医后继无人”。记者了解到,博罗县横河镇河肚村自从75岁的老村医黄庭芳生病后,沙上村老村医谭石松退休后,村医和卫生站都没了……在博罗县,共建有343个村卫生站,其中17个是没有医生的“空壳”站,还有50个站的村医早到了退休年龄,因为找不到人接班,一直没有退休。 像博罗县村医老龄化的情况,全国各地皆然。据有关材料显示,全国乡村医生50岁以上的占23%,40-49岁的占24%,两者相加为47%,而20-29岁的乡村医生只有7%。全国现有大约125万乡村医生,其中不少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从医的赤脚医生,他们都已经在65岁以上了。年逾古稀还凑合着干,这现象不稀奇。 只是老龄化还不算大问题,能吐故纳新就可以。问题就严重在招人难,具备村医资质的人都不愿意当村医。 为什么留守、坚持的都是老村医?就因为人老了,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法转型,干别的想都不用想。为什么村医这岗位留不住年轻人?后生看到了老村医们这辈子混的比较差,还看出要是现在干这行,收入低、不合算,解决以后的养老问题也没指望,还不如外出打工。 略微高级一点的或是上进心较强的医务人才,即便不计较收入高低,也得考虑上进条件。当村医的话,所见疑难病、重病病例没几个,又见不到手术,时间一长,真的是断送前程、埋没人才呢。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今外出打工比起当村医,算是往高处走,而当村医,或意味着进入人生低潮阶段。 村医原则上按照每千名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全国还有不小的缺口;而同时存在的另一面,即鲜有合格人员去弥补这个缺口。国家政策是鼓励、支持乡村医生事业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缺口之所以难以弥补,正因为政策出现“缺口”;政策本身或政策执行存在缺陷。 早在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村卫生站(室)和村医做出量化标准和规定。多年过去,村卫生站建设依旧堪忧,乡村医生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没了村医的卫生站徒有其名,从此村民小病都得远行。医改目的本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但结果却增加了就诊难度,这里发生的“背道而驰”,责任当然不在村民、村医。 新农合改革多有收获,但问题与失误还主要在乡村医改这一块。后继无人,此一条即“失败职业”之标志,而将村医整成了失败职业的医改,绝不是合理的、胜利的医改。因此,需认真检点乡村医改政策与执行。 村医承担工作量相当大的公共服务后,收入反而大幅降低的原因主要有四;其一,村医充当了破除“以药养医”的急先锋,他们从药品获得收益的途径被掐断,而他们在技术服务和检测项目上无创收条件;其二,推行新医改以来村卫生室只能使用零差率的基本药物,被规定出来的“少药”,导致无医可施;其三,在许多地区,卫生站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低于卫生院,和少药、人弱等因素一起,导致村医客户流失;其四,业务大幅缩水情况下,“三大补助”难以养家糊口,况且,ZF补助不到位和被截留的情况,还经常发生。 明确村医定位于功能,理解村医困境都不难,有些地方也出了多种有效的招数。我看,卫生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与村医之间关系理不顺,是个大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卫生院打压了村医,而改变困境的突破口,或许就在这里。 在诸多经验中,我最欣赏陕西汉阴县涧池镇的做法。他们让村医享受镇卫生院职工工资养老待遇,把村卫生室收编为镇卫生院科室。而这样的改革并没多花钱,只是把原来用于村卫生室补助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55%改变分配办法,就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 2016-09-29 14:09:02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梅州市
    回复 0点赞
我们这的村医多得是 ,借你们点吧 。哈哈哈
  • 2016-09-30 17:17:39 · IP属地·中国|辽宁省|锦州市
    回复 0点赞
在我们安徽就是研究生想进卫生室都难,
  • 2016-09-30 21:41:35 · IP属地·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回复 0点赞
为什么个个都喜欢当医生呢,在外面搞建筑的一个月一万多随便拿
  • 2016-10-01 07:26:58 · IP属地·中国|湖南省|长沙市
    回复 0点赞
国家有政策,地方当官有对策,哈哈,优苦矣
  • 2016-10-01 16:56:17 · IP属地·中国|贵州省|毕节
    回复 0点赞
我建议卫生部门主管上任前,第一先从村级干一年乡村医生,第二去卫生院再干一年,第三去县级公立医院再干一年,再上任
  • 2016-10-03 13:20:19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回复 0点赞
卫生部门不作为
  • 2016-10-03 13:21:02 · IP属地·中国|山西省|临汾市
    回复 0点赞
南方农村报9月27号评论报道: 改变村医困境的突破口在卫生院
  • 2016-10-05 21:21:04 · IP属地·中国|广东省|梅州市
    回复 0点赞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
关于作者
文章
评论
关注者